【你必須明白,任何的不對,只因為你的身體裡住著一個受傷的孩子】
不知道為什麼,突然的不耐煩與勃然大怒😡
不清楚怎麼了,瞬間變得厭惡與鄙視自己😒
有時候忍不住稱讚與照顧大部分的人類😊
有時候對於一切的一切失去了感受力😶🌫️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當人在陷入壓力情境中時
本來就會有生物性的壓力反應🤧
「戰鬥」「逃跑」「僵住」「討好」
這很正常
在健康狀態下也是好事一樁
💪🏻戰鬥可以協助我們保護自己的權益
所以爭辯,所以發聲,所以站穩自己的腳步面對眼前的敵人
🏃🏻逃跑可以避免我們受到眼前的直接衝擊
於是離開現場,於是暫時遠離壓力源,於是避開會遇到討厭的人
😴僵住可以暫時讓我們失去感受力,面對過大的衝擊不至於太過疼痛
那就先維持理智就好,那就先失去痛覺、情緒、情感面,那就沈浸在無所事事的白日夢裡遠離任何的風險
😍討好可以讓別人喜歡我們,我們也開心,何樂而不為
感受良好,照顧別人的情緒,關心別人的感受
然而,大多的事情都是剛剛好就好
當劑量太高時🧪
一切就失控了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🧨過高的戰鬥反應讓我們攻擊自己也攻擊別人
攻擊自己不夠好,攻擊別人做得不到位
苛刻的檢視自己外觀、身家、能力,然後認為自己一無是處
然後又戴著一樣的眼鏡,矛盾的批判別人怎麼那麼糟糕,爛透了
🚀過度的逃跑反應
讓我們不斷的轉移注意力做任何的事情
開冰箱、看電視、玩電動,就是不願意讀書寫論文
或是
拼命工作、拼命處理事情、拼命往外跑,就是不願意回家面對已經崩裂的關係
❄️過常的僵化反應
對生命失去感受力與接觸的能力
只能把自己與人際隔離,與世界隔離,崩潰在自己的幻想小世界
不感受外界的任何一點痛楚,而同時也感受不到任何喜悅
因為感覺被關掉的
🙏🏻常態性的討好行為
永遠以別人的喜歡及需求為生活中追求的重點
當一個最方便,最不造成困擾的人
同時也失去自己大部分的權益
讓人忘記自己喜歡什麼,也不再感受自己喜歡什麼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當事情明明沒有那麼嚴重
而某個人卻總是用上面四種型態反應時
需要合理的懷疑
「這是一個受傷很久很久的個體😥」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如果你剛好是那個受傷很久的個體
或許有機會可以好好認識與看見自己的傷口
覺察過去的傷是怎麼在現在的你身上運作?
而現在的你是否喜歡自己這樣的因應方式?
當這些反應出現時,你是否有能力阻止或是延續?為什麼?
下一次再遇到一樣的事情時,你希望自己怎麼反應?
而當傷口再次浮現時,你又是如何照顧與陪伴自己?
好好問問自己,照顧自己。
#心理妮的眼睛
#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
#心理師是人類
#柿子文化